再融资观察|千亿光伏龙头再加码“一体化”,晶科能源欲定增97亿,股民却不“买账”?

来源: 每日经济新闻 2023-08-15 19:44:15

近期随着硅料价格大幅下降,下游组件厂商业绩明显改善。8月14日晚间,光伏组件巨头晶科能源(SH688223,股价10.42元,市值1042亿元)披露2023年半年报。上半年营收536.24亿元,同比增长60.52%;净利润38.43亿元,同比增长324.58%。

图片来源:晶科能源半年报截图


(资料图)

在经历上游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之后,光伏行业普遍流行“一体化”策略。下游组件厂向上游拓展,上游硅料、硅片厂也在向下游拓展。

同日,晶科能源也抛出了一份金额为97亿的定增预案,加码N型一体化,以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。

8月15日,晶科能源小幅低开,一路下行,午后呈现震荡走势,截至收盘报10.42元/股,下跌11.99%。

融资加码TOPCon

此次定增募资,主要是为晶科能源山西晶科一体化大基地项目融资,其中12亿元投向28GW高效组件智能化生产线项目;40亿元投向28GW高效切片和高效电池片;20亿元投向28GW单晶拉棒切方项目;2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。

图片来源:晶科能源定增预案

简而言之,从硅片(拉棒、切片)到电池片、组件,晶科能源该项目全部涉及,并且项目均为N型TOPCon。

根据预案,晶科能源表示,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聚焦于N型TOPCon技术路线,拟建设垂直一体化光伏产业基地,新增28GW的N型TOPCon组件产能,以及相配套的28GW电池片及硅棒产能。

晶科能源认为,光伏行业平价上网等政策对行业的持续降本增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目前下一代电池及组件技术主要集中在以N型TOPCon和HJT为代表的技术上。随着技术的进步,N型TOPCon电池组件的成本已经接近PERC电池组件,且N型电池组件拥有更高的电性能及更低的衰减率,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。

目前,TOPCon为N型主流,但若市场技术路线发生变化,比如转向异质结(HJT),是否会对晶科能源产生影响?对此,晶科能源董秘蒋瑞8月15日在回复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时提到,“这轮技术变更,比较确定的是头部公司都选择了TOPCon,投资成本和生产成本的优势比较明显。目前看P型确实有过剩,但公司主要出货结构的N型仍然是供不应求的状态。此举也是响应需求和扩大优势,同时亦可降低负债率和利息支出,最终还是有助于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。”

另外,近期也有传言称,存在TOPCon厂商因设备未达预期,反而将TOPCon设备转做PERC的情况。对此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咨询多位行业专家、分析师及业内人士,大家大多表示未曾听说存在此现象。

记者也就此于8月15日上午也就此询问了蒋瑞。记者表示:“市场有传闻,有TOPCon厂商在把设备转回PERC,您听说了么,怎么看待的呢?晶科是否已转,或有意转回?”蒋瑞回复称:“不可能。”

为何多次募资?

值得注意的是,晶科能源自2022年1月上市以来,通过IPO募资、可转债分别募集资金100亿元,合计200亿元。因此,也有投资者认为晶科能源募资过于频繁。

根据《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鉴证报告》,截至2023年6月30日,晶科能源累计已使用IPO募集资金金额为88.53亿元,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9.26亿元,公司尚未使用完毕的募集资金余额占募集资金总额的9.53%,节余募集资金将继续用于实施承诺投资项目。

截至2023年6月30日,公司累计已使用的可转债募集资金金额为59.59亿元,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40.29亿元,(包括尚未支付的其他发行费用167.74万元)。公司尚未使用完毕的募集资金余额占募集资金总额的40.41%,节余募集资金将继续用于实施承诺投资项目。

简而言之,IPO募集资金及可转债募集资金合计近50亿元尚未使用。

上市一年半,晶科能源已经募资200亿元。此次再推97亿定增,是否会摊薄股东权益呢?对此,蒋瑞表示:“(晶科能源)上市时间相较于同行较晚,也刚好是P型向N型转型的技术迭代周期。”

晶科能源在公告中表示,面对明确的市场需求及产品技术升级节点,行业N型技术扩产加速,通过建设垂直一体化大基地,公司串联起拉晶、硅片、电池及组件生产线,配合自动化运输、立体仓库和自动仓储等最新生产线设计方案,实现生产效率上的最优,可有效降低公司的生产和运输成本,公司将在提高量产效率、降低单位成本、引领产能升级等方面构筑起中长期护城河。

标签:

猜你喜欢